闲置空地变身口袋公园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4-11 01:49:30    浏览:

[返回]

  4月3日下午3时许,玉兰生态体育口袋公园,“咚咚咚”的篮球击地声此起彼伏,与儿童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这个位于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官坡社区的口袋公园好不热闹。

  “最近来玩的人很多,多的时候有四五十人。”出门就是公园,让家住附近的居民杨仕英很是高兴,“公园建设采纳了我们很多建议,现在是看哪都满意。”

  玉兰生态体育口袋公园曾是夹在住宅中间的一片空地,杂草丛生。建成4个月来,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官坡社区老旧小区多,小区之间的零散空地多,不适合单独开发利用。我们通过联合官坡社区建设口袋公园,将空地斑秃变成绿色挂毯。”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说。

  2024年12月,经过3个月的“美容手术”,这片夹在住宅中间的空地变身为生态口袋公园。

  “广场占地面积共3000平方米,总投资200万元。”官坡社区居委会主任唐乙尹介绍,在公园建设过程中,他们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善和优化设计方案。

  “公园是给群众用的,为的就是方便和实用。我们秉持共建共享理念,以便民利民为设计宗旨,充分吸纳民意推进公园建设。”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说。

  在建设的过程中就地取材,多采纳群众意见,巧妙构思。利用场地高差,凹凸处设计了儿童攀爬彩丘、下沉式儿童活动沙池;平坦处则添置羽毛球场、篮球场等运动设施。gogo体育平台

  “既节省了土石方外运成本,又增添了活动项目,一举两得。”唐乙尹说,公园还打造了一条游园步道,建设了一批座椅和健身设施等,让口袋公园兼顾休闲、健身、社交等功能。

  在玉兰生态体育口袋公园,沿着步道漫步,眼前是舒展的绿意,徐徐吹来的微风带来了青草和鲜花的芬芳。小小的公园里,随处可见坐在休闲椅上的居民,或彼此交谈,或照看孩子,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口袋公园建设是把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相结合,精心挑选的植被,将速生与慢生结合、常绿与落叶搭配,实现“四季见绿、两季有花”,既有观赏价值,美化了城市环境,又能起到净化空气、调节微气候的作用。

  “为什么不多种些常绿树种?”记者看到公园里除了部分油松等常绿树种外,不少落叶乔木尚处休眠期,心生疑问。

  “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搭配种植有利于透光,让人们可以充分享受冬季暖阳,夏季又利于遮阳。”州生态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解释道,口袋公园项目的建设,力争在提供更便捷休憩的同时,让周边居民共享生态建设的成果。

  “这几棵树需要剪枝了。”“能不能给大树挂上树牌?”3月29日一早,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3位工作人员在玉兰生态体育口袋公园一边转悠,一边记下这些问题。

  “我们会不定期到公园里转上几圈,记下问题和建议,转交给维护管理公园的第三方单位解决。”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说。

  去年以来,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包保社区改造细碎空地为契机,与居民共商空地改造。改造过程中居民出谋划策,共管共建共治;最后,建成的口袋公园成为居民们“方寸之美”的活动空间,实现共享。

  “园林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游园步道上,家住附近的居民周晓秋正带着孩子观看生态保护宣传标语,“随着这里环境变好,我们一家人户外活动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我们以建设口袋公园为契机,精心设置了植物打卡点、植物科普栏、植物诗词标识牌等丰富的科普类设施。”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表示,随着生态科普元素的植入,把深奥的生态知识变成简单易懂、生动活泼的演示和形象逼真的展示,激发市民对生态知识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小规模、渐进式的方式实施社区生态科普精细化建设,撒播生态文明种子,将闲置土地、道路节点、街角无功能绿地等全面打造成科普街区。

  在州及恩施市教育局的配合支持下,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民族初级中学、恩施市高旗实验小学,建设了从农村到城市的校园生态环境科普基地;联合恩施市官坡社区建设了600米生态环境科普宣传长廊,让环保知识走进居民生活;联合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创建生态环境教育学校

  恩施州人民政府2025年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大力度建设美丽恩施。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进一步发挥省生态环境厅驻地作用,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锚定目标,笃行不怠。下一步,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服务恩施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进一步提升全民生态环保意识,普及生态环境科普知识,将联合社区、学校、企业实施社区更新“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完善绿地空间,增添生态科普功能,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高品质公共活动空间和生态科普阵地,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