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工程建设是同我国改革开放一起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工程。经过40年不懈努力,工程建设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
40多年来,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52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57%,区域生态明显改善,风沙危害明显减轻,水土流失明显减少,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在祖国北疆构筑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兴林富民的“绿色长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要求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国土绿化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202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新时代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对科学绿化的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等进行了系统谋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科学绿化的行动指南,也是实现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筑牢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的基本遵循。
当前,我国进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对良好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六项重要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这六项原则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进入新时代,三北工程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重要原则,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良好生态的需求,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的期待,进一步提高全面开展科学绿化、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注重科学、注重质量、注重效益摆在三北工程建设的首要位置,努力探索走出一条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之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生gogo体育态基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北工程虽然经过多年建设,但三北地区生态依然脆弱,要持续不懈推进三北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加快三北工程建设进程、提升工程发展质量仍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83.7%的沙化土地、67%的水土流失面积分布在三北地区。这就决定了三北地区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只有坚持不懈地全面开展科学绿化,确保三北工程建设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提升,才能持续改善三北地区的生态状况,筑牢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
2021年,三北工程进入六期建设阶段。三北六期工程将与《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紧密结合,紧紧依托“双重”项目,落实好三北地区区域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项目,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为重点,按流域、山系、沙带等自然地理单元,系统评估可绿化空间、类型、立地条件等自然因素,统筹兼顾、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三北地区科学绿化,打一场漂亮的国土绿化三北战役。
40多年来,广大三北工程建设者和科技工作者,立足我国的国情和林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勇攀高峰,在林草生态工程建设理念、种苗选育、生态修复模式、森林经营、产业开发等领域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林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理论与实践,发挥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的排头兵作用,推动了我国林草事业的全面发展。但随着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三北工程也暴露出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乔灌草配置不合理、造封飞比例不均衡、林种树种结构单一、人工林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死亡等问题,加剧了林草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不确定性。
三北地区既是未来我国发展林草资源的主战场,又是培育林草资源的攻坚区。《指导意见》提出的每一项原则、每一条措施、每一个要求,都对三北地区科学绿化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适配性。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必须用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措施,重点解决好“在哪里造”“造什么”“怎么造”“怎么管”4个问题。一是要合理安排绿化用地,统筹考虑土地利用结构、水资源条件等自然因素,科学划定绿化用地空间;二是要科学配置树种草种,大力发展乡土树种草种、把乡土树种草种作为工程建设的首选;三是要加强绿化设计施工管理,因地制宜确定绿化方式;四是要加强工程建设后期管护,切实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
榆林是三北工程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新中国成立后的70多年来,榆林历届党委政府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带领全市人民长期开展“北治沙、南治土”,榆林的林木保存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的6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360万亩,林木覆盖率由0.9%提高到36%。榆林生态环境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转折,使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成为全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沙的省份,为护佑京津生态安全和维护黄河安澜作出了榆林贡献。
榆林强化规划蓝图总揽和科技研究推广,确立了毛乌素沙地、黄土丘陵、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白于山区“四大”生态空间治理路径,摸索出了植治与水治的方法,总结出了引水拉沙治沙、搭设沙障造林、飞播造林、乔灌草综合治沙、固定沙地更新造林、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三大一深”抗旱造林、一改三化八配套、樟子松“六位一体”造林、石坬造林等技术措施,推动了治沙造林速度、质量“双提升”。
40多年来,三北工程在榆林累计投入资金6.4亿多元,实施营造林2170.03万亩。在三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的支撑下,榆林林业经济也实现了新的飞跃,目前全市各类经济林面积达到400多万亩,初步架构起红枣、“两杏”、核桃、山地苹果等独具特色的经济林果产业主框架,2020年林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同时,榆林150万亩农田免受风沙危害,成为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形成了以防护林为屏障,节水灌溉农业为基础,粮、油、肉、奶为主导产品的绿洲农业新格局。
陕西米脂县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该村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自1953年起,高西沟村四任班子、三代人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促民增收为己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实践中确立了因地制宜、合理用地的原则,探索进行沟坡梁峁岔、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制定了“林上山、草上坡、粮下沟”的科学规划,形成了林、草、田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用地模式。在形成“三三制”之后,高西沟人民注重实践,注重总结,依旧积极调整结构,努力创新发展模式,把“三三制”发展成为生态型林业、主导经济型牧业、补充自给型农业的经济结构,形成了林、草、田分别为三、二、一的新模式。
经过60多年的治理,高西沟村的生态林面积达2300亩,林草覆盖率达到70%。高西沟村做到了“全部降水就地拦截蓄渗”,实现了“泥不下山、洪不出沟、不向黄河输送泥沙”的宏愿,将一个地表破碎、土地贫瘠的秃山沟治理成了山清水秀、旱涝保收的“陕北小江南”。得益于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开展科学造林和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高西沟村的农林牧得到了全面协调发展,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目前,高西沟村经济林面积达1000亩,高产农田777亩,2020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51元,高出全县平均值5834元。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三北工程启动以来,右玉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把昔日的“不毛之地”建设成了如今的“塞上绿洲”,全县林木绿化率由0.3%提高到现在的57%,在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争过程中孕育形成了宝贵的右玉精神。
面对干旱、多风、少雨等困难,右玉县注重从造林方式、栽管模式等方面勇于改革创新。针对右玉春季解冻迟、适宜植树时间短的实际,大力推行春秋两季植树gogo体育、秋季整地,来年春季土壤解冻后适时栽植。针对不同区域立地条件,采取“阳坡柠条阴坡松、沟底河岸沙棘林、通道村镇栽杨柳、林中进草草间林”的栽种模式。对风沙严重地带、风蚀严重地区,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与全面开发相结合,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特别是坚持“生物多样性、树种适应性、林分稳定性和体系完备性”4个统一,尽量选用适合右玉自然条件、抗逆性比较强的樟子松、特色苹果等乡土树种,逐步构筑起了网、带、片,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在三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的支撑下,右玉全县造林面积连续10年年均增长3万亩以上,林地面积由8000亩增加到了现在的170万亩。累计修复退化草原1万亩,改良草原1.2万亩,全县草地面积达到64万亩,羊的饲养量达到80万只。同时积极扶持苗木产业发展,目前全县育苗面积达5.67万亩,在册苗木生产企业达77家,形成了晋北地区最大的樟子松苗木产出基地。
右玉也成为山西唯一的全县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拥有了“塞上绿洲”的美誉,曾经外国专家建议搬迁的“沙患重灾区”变成了“联合国最佳宜居生态县”。2020年,右玉县旅游接待人数达4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43亿元,走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共富之路。
新中国成立伊始,彰武人民便树立了“要生存先治沙、要发展护生态”的理念,着手植树造林,与沙漠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78年,彰武县被确立为三北工程建设重点县。40多年来,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域内流动和半流动沙丘全部得到固定。目前,彰武县林地面积已达到205万亩,完成人工造林保存面积152.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9%提高到31.5%。粮食产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1亿公斤增长到现在的11亿公斤,成为辽宁省商品粮基地县。
多年来,依托辽宁省固沙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彰武县在树种选育、造林模式、退化林修复等方面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在全县范围内,重点在北部沙区乡镇,大力开展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按照巩固现有植被、提升覆盖质量、着力推进的治理原则,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乔灌相结,针阔相融的原则,扩大了樟子松、彰武松、元宝枫、蛋白桑、山杏等林木的混交比例,解决了造林密度偏大、树种结构单一、混交林占比低的问题。
围绕“一点两线一面”治沙格局,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彰武县在北部7个沙区重点乡镇实施50万亩草原生态治理工程,把草原生态恢复与发展草畜经济相结合,与发展草原旅游相结合。通过全面封育、人工干预等技术措施,形成150万亩乔灌草相结合、山水林田湖草沙相叠加的生态治理区,在彰武北部筑起一道“百万亩草原生态带”绿色屏障。
2019年,彰武县启动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全面降低因溃岸而增加的泥沙含量,打造柳河百里湿地长廊,建设稻田湿地6万亩,带动城区、沿岸及周边生态治理形势全面向好。同时通过实施荒漠化土地“生态治理+以光锁沙”示范区工程,打造板上发电、板下长草的“光伏+生态”模式,建设光伏草场5500亩,走出了一条光伏发电、荒漠化治理、生态修复、实现乡村振兴的共赢道路。
40多年来,彭阳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依托三北工程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促进沟坡梁峁塬综合修复,全县森林面积从建县初的27万亩增加到12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2.2%,降雨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350毫米左右增加到2020年的561毫米,昔日的“苦甲之地”变成了今日的“高原绿岛”。
在造林初期,由于降水量少,苗木成活率很低。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彭阳创造了“88542”隔坡反坡水平沟整地造林技术,即沿等高线厘米的外埂,埂外坡自然坡面呈60度角,田面整修成宽2米、外高内低的反坡状,蓄水、抗洪、保墒效果显著,极大提升了造林成活率。
多年来,彭阳坚持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基本单元,整座山、整条沟、整个流域先下后上、先坡后沟、造林修田,实现山水田林路一体推进。同时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坚持“山顶沙棘、柠条戴帽,坡地杏树、山桃缠腰,路埂乔木、灌木结合”布局,推行“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和“山顶种植绿化林、山中栽植经果林、山下发展庭院林、沟边栽植乔木林”模式。40多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94平方公里,年入河泥沙量减少680吨,水土保持率达到79%。
2016年以来,彭阳累计1万余名建档立卡户参加人工造林,劳务收入800万元,购买苗木突破亿株,带动增收9200余万元,有效激发了群众增收致富动力。同时大力发展以生态鸡、中药材为主的林下产业和以红梅杏、苹果、花椒为主的“四个一”经济林,林业总产值由建县初的719万元提高到3.88亿元。
科学绿化必须要综合协调山水林田湖草沙各生态系统,特别是要考虑水资源的问题。树木想要存活、生长,乃至成林,水、温等大的气候条件必须要适合。我们国家95%以上的干旱、半干旱区分布在三北地区,水资源极度欠缺,在三北地区植树种草一定要以水定绿,除了林草生长本身消耗的水资源,还要综合考虑区域内的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科学绿化就是要以尊重自然规律、师法自然为前提。就拿沙尘暴来讲,其本身是一种自然过程和自然现象,我们就要坦然接受沙尘暴的客观存在,仅仅依靠植树造林来阻挡沙尘暴显然是不现实的。恰当的作为就是在适合造林的地方造林、适合栽灌的地方栽灌、适合种草的地方种草,而对于自古以来就是荒漠的地方就继续“荒漠留白”,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法则,为维护生态系统做最大考量才是长久之道、根本之计。
近自然构建林草植被就是科学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在规划设计。首先树种选择要适宜,乡土树种是最合适的,因为它生存在这个地方很长时间,已经适应了这里的气候、水土等各种条件;其次要合理地配置植物群落结构,我们要在能长树的地方种树、能长草的地方种草,人工造林只有无限地向自然林接近,才能长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林地。(国家林草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
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承办:局办公室 局信息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bm37000013